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设计38000平米 |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位于呼伦贝尔中心文化园内,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博物馆设计主体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馆内共设12个展厅,是集绿色、数字、惠民等特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的博物馆。 展陈亮点 | EXHIBITION HIGHLIGHTS | 《融合之路——夏至南北朝时期的呼伦贝尔》和《万流归海——隋唐至宋时期的呼伦贝尔》两个展厅,以历史脉络为主线,文物展品为脊梁,辅以场景、微缩景观、沙盘模型、雕塑、绘画、多媒体等其它陈列手段,生动展示了呼伦贝尔从夏到宋时期的文化历史风貌。 01 《融合之路——夏至南北朝时期的呼伦贝尔》 一走进序厅,首先看到的是背景墙上的巨幅卷轴画面,内容主要是呼伦贝尔从夏至南北朝时期的古代文化传承。在画面的上方,则是用蒙、汉、英三种语言,书写的“夏至南北朝时期的呼伦贝尔”几个大字。 02 《万流归海——隋唐至宋时期的呼伦贝尔》 序厅空间主要以浮雕形式进行展现,浮雕墙上除了“万流归海”的主标题外,还表现了室韦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人物,以及具有较深寓意的象征文物和文化符号。 同时,展厅还复原了耶律延宁任羽厥律节度使,治理室韦的具体场景,并以微缩场景的形式表现了制陶工艺的复杂流程。 金王朝依据北防南侵的战略,在与蒙古接壤的西北方沿边地带修建了以防御为主的大型军事防御体系——金长城。展厅结尾处设置多媒体展项作为展线的补充内容,通过影片对金长城的空间规划布局、建筑与防御作用等进行了介绍。 结 语 | EPILOGUE | 自古以来,呼伦贝尔地区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受历史考古学家、社会各方面学者和广大游客关注的地方。本次展览对这一区域的历史风貌,向观众进行了生动而详细地展示。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将成为呼伦贝尔“文化会客厅”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同时还将为加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民族融合做出更大贡献。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