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博物馆设计|西平县复兴博物馆

来源: 发表日期:2022-12-12 123人已读
  
       如此艰难,为何还要坚持在县城办一座红色博物馆呢?

  人的一生,犹如一座博物馆。

  每日清晨,满头银发的李东海都会早早起床,给门口的盆栽剪剪枝,整理下柜台陈设的藏品,打扫下室内的卫生……一切准备停当,老人便在昏暗中等待着第一批参观者的到来,继而在等待中回味着自己过往的时光。

  “平时没人来,我们就不开灯,省点电费。”

  走进河南省西平县老干部局家属院,穿过一条幽静小巷,小巷尽头“复兴博物馆”的标志便映入眼帘。转身,来到一栋普普通通的五层居民楼前,这便是在当地颇具盛名的西平县复兴博物馆。

  两扇红色的钢框大门外,是沾着水珠、翠绿欲滴的花花草草,而门内却是别有洞天。见有人,复兴博物馆馆长李东海连忙打开大门,转身打开了屋里的灯。刹那间,原本昏暗的屋内顿时明亮起来。

  李东海一边招呼人进屋,一边解释:“平时没人来,我们就不开灯,省点电费。”

  进门就见到两座毛泽东雕像矗立在一旁,往里走,只见一辆实木雕刻的莲花轮马车在大厅格外醒目。“这是1969年的毛主席等身像,那是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曾乘坐过的马车……”李东海轻声细语地讲解着每一件红色文物的渊源。

  扶着简易的不锈钢扶手,踩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跟着老人略显蹒跚的步伐,耳畔传来老人如数家珍般的细语:陕甘宁边区打土豪分田地的房产证、抗日战争中缴获的日寇军刀、淮海战役中的支前小推车、新中国成立后的伟人雕塑与画像……墙上一张挨一张挂满了字画,展柜上铺满了各式展品,有些地方的展品因为太多而摞在了一起。甚至在一个小屋里,各式书籍、杂志堆在一起像座小山,连捆书的布带都未解开。

  “因为空间有限,展馆常年展出的文物不足万件,更多的藏品都在闲置的房间堆着。”李东海眼帘微垂遗憾地说道。

  博物馆一楼的一侧,是李东海和家人居住的房间。走进去一看,只见从卧室到楼梯再到闲置的房间,成摞地堆放着以旧报刊、旧书为主的众多收藏品。“北京儿子的家中还有四个顶到天花板的书架,都装满了,估计有一万多份。”李东海说。

  而这还只是李东海运营博物馆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难啊!当初没想到运营一个博物馆这么困难。”李东海整理着一番走动后稍微凌乱的头发说道,“博物馆开馆起就一直免费,这些年全靠我和爱人的工资维护着。”

  李东海和爱人杨玉莲两人每年退休金有8万多元,光维护博物馆运营就要花去7万多元。所以博物馆平时只要没人来,老人就很少开灯。而当初新建眼下这栋五层小楼花了一百多万元,还是李东海卖了一些明清字画做补贴。而卖字画买红色收藏品,也成了李东海持续收藏红色文物的一种方式。

  除了资金匮乏,文物的日常维护也存在诸多困难。李东海每周都会将五层小楼全部打扫一遍,平时有空时也常为藏品拂尘,但是更多的维护,就无力进行了。“现在光靠我个人运营还是艰难的。我今年72岁了,爱人年纪也大了,平时还得照顾100多岁的岳母。我也想好好维护这些文物,奈何力有不逮啊。”李东海表示。

  另外,很多文物要求收藏环境保持恒温恒湿,为此,李东海专门购入4台立式空调,主要在夏天进行室内降温,冬天则到三九天的时候再开。“着实是电费太贵,4台空调昼夜不停工作,每月仅电费就要千元左右。”李东海说道,即使这样也仅能将温度维持在27℃上下,不仅无法针对不同类型藏品给出更多温度条件,也无力保证环境恒湿。

  谈及自己的藏品,李东海满脸自豪,但个中酸楚只有自己知道。在寻找文物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鉴定人员支持,李东海只能凭个人知识积累和熏陶进行鉴定,时不时也会买到赝品。“有时买的时候觉得是真的,带回家再仔细瞧瞧,才感觉不对劲。眼力不狠,藏品不真,这就是‘打眼’了。为这我也是交了不少学费的。”李东海脸盘微红道。

  “藏有金饭碗,却没饭吃。”李东海轻轻收拾着散落一地的书籍道,“守着这一屋子的文物,却不能让更多的文物与大家见面,也不能更好地维护它们,但我真的尽力了。”

  “那么如此艰难,为何还要坚持在县城办一座红色博物馆呢?”

  听到记者的疑问,李东海凝神思考了下,便娓娓道来他和他的博物馆的故事。

  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故事或许听听便忘记了,但是你亲眼看到、亲身感受或许就难以忘却了。”谈及兴办博物馆的初心时,李东海如此说道,“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我就想把这些红色资料留存起来,以后让我们的子子孙孙能够看到红色资料,能够学习红色文化,进而能够传承红色思想。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从小的家庭教育和耳濡目染,在李东海心灵深处种下了红色基因。1938年,李东海的爷爷牺牲在抗日战场上;1947年,李东海的父亲带领民兵支援陈赓指挥的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战役,1948年又去支援淮海战役。

  1968年,18岁的李东海参军入伍,在北京卫戍区张思德连服兵役15年。在为郭沫若做警卫员期间,受身边文化氛围的熏陶,一颗收藏的种子在李东海年轻的心中悄然发芽。

  那时,李东海每月工资6元,通常2元用于日常开销,剩余的4元都用于购买书籍和收藏品上。在部队时,他也会有意识地收集被废弃的摆件、书籍。

  服役15年,李东海收集的物件重达两三吨,把宿舍的三张床下全塞满了。复员后,李东海先后在西平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等单位工作。

  “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2009年9月,李东海在北京参观展览时,看到了《复兴之路》这本书并深受启发。

  “为什么我不自己办一个博物馆?”

  当月,李东海返回西平县筹备此事。西平县老干部局为了支持李东海,给他提供了一间500多平方米的房间。同年10月,复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但随着收集的文物越来越多,闻名而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500平方米的房间已难以满足博物馆的发展。于是,2016年,李东海靠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以及亲朋好友的帮助,在自家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成眼下5层1500平方米的新馆。

  新馆中,李东海设计了红色记忆、农耕文明、古代艺术三大主题展览。场馆展品时间跨度从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至今,介绍了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展览特别突出十大栏目:党的建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两弹一星、改革开放、抗疫斗争以及西平本地红色文化。

  “如果没有老首长、老战友的帮助,仅靠我自己,哪来这么多‘镇馆之宝’呢?”回忆过往,李东海轻轻抬起手遮住了双眼。缓了一会,他继续说道,“譬如一楼大厅里那架马车,那就是老部队传承给我的。”

  原来,在筹建新馆过程中,李东海回到老部队,向曾经的首长汇报了自己办红色博物馆的想法。这些老兵听闻之后,不仅肯定了李东海的做法,而且非常支持。他们纷纷拿出自己收集几十年的历史资料,甚至还把他们离休后在延安寻找到的毛主席转战陕北乘坐的马车送给了李东海。

  早在十几年前,曾有商人出资五十万元购买这辆马车。面对巨资,这些老军人不为所动。他们说:“你们商人以营利为目的,这马车到你们手中,很快就会转手卖给他人。所以我要把它传给我的老部队、老战友,因为他们对党和人民忠诚,马车传给他们我放心,也更有意义。”

  为了把马车从北京拉回到西平,李东海花了七千元雇了一辆卡车。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奔波,马车终于拉到博物馆,随即被摆放在一楼大厅,让每一位参观者一进门就能看到。

  收集之困

  除了战友的捐赠,博物馆内更多的藏品是李东海东奔西跑,走遍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收集来的。

  2002年,52岁的李东海退居二线,开始到全国各地收集红色文物藏品。

  蒸一屉白面馒头,煮两三个鸡蛋,用800毫升的保温杯装上一壶热茶,这些是李东海每趟出门“寻宝”前的必备物品。

  李东海出门以普通列车为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如新疆,单程就要坐上三天三夜的火车。每次出门前,李东海都会计算好需要备好的干粮,一天三顿饭三个馒头,出门前得准备十几个馒头。

  火车到站后,李东海就直奔公交车站,先到郊区,然后住进每晚几十元不等的旅店。

  李东海笑着说:“像这样的一趟旅程,仅饭钱就能节省下几十元,说不定就能多买一个旧纪念章、一张旧土地证或者一本旧书。”

  有一次,李东海去内蒙古包头收集红色文物,住的房间一晚只花三元钱。“那时候农村有些简陋的旅店,叫大车店。一间屋子的地上铺上稻草麦秸,没有被子没有褥子,睡觉就靠着墙迷糊一晚上,一间屋子能住二三十人。大车店里提供热茶,五分钱一杯。吃饭就花五分钱买杯热茶,然后把馒头掰开泡进茶里,没有筷子就撅两根树枝扒着吃。”李东海说。

  在复兴博物馆二楼展示柜内有一张抗日根据地的土地证,对于李东海来说,虽然不是最珍贵的,却是他记忆最深刻的。

  2010年,李东海接到山东战友的电话,说是一户人家有一张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签发的土地证。接到通知后,李东海立即乘车赶往济南,在老战友的带领下,来到了拥有土地证的主人家。说明来意后,李东海遭到了拒绝。

  “人家说家里好不容易才保留了两张,想当作历史的见证一直留传下去。”李东海轻抚着玻璃展柜回忆道,“于是,我便在那住下了。先是请人吃饭交流感情,然后陪着人家逛公园,跟人家介绍自己办博物馆的初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整整软磨硬泡一周后,李东海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一张土地证。

  “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一张土地证呢?”记者问道。

  “一张土地证见证了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向贫苦农民分土地的历史,人民有粮吃、有衣穿,生活得到了改善,才心甘情愿跟着共产党打日寇,建立新中国。”李东海凝视着展柜里的土地证斩钉截铁道。

  带着来之不易的土地证,李东海喜气洋洋地踏上了归途,不曾想半路“翻了车”——身上仅剩的300元钱在火车上被人偷走了。整整一天,李东海粒米未进。“饿得实在受不了,就打点开水喝。”等到西平县火车站,已是夜晚十一点多,身无分文的李东海望着夜空欲哭无泪。

  最终,饥肠辘辘的李东海走走歇歇,徒步一个多小时,凌晨一点多才进了家门。那一晚,妻子杨玉莲给李东海做了一碗面条,打了俩鸡蛋。“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香呢,从来没想到面条是那么美味!”李东海低着头整理衣角道。

  作为部队转业人员,李东海不怕吃苦。但“干了多年机关工作,有时候还比较爱面子”,当着众人面儿啃凉馒头成了这个老人心里难过的一道坎儿,“当时也怕人家笑话”。

  “每次在外啃馒头时,我都是缩在街边墙壁的一角,使劲把大草帽檐儿压下,遮住半张脸,再用挎包遮住剩下的半张脸。配着茶咽得快,三下五除二就能吃完一个馒头。”说着,李东海快速抬手擦拭自己眼角,但泛红的眼圈还是格外醒目。“但是转念一想日渐充盈的收藏品,顿时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不会只有心酸相随。在东奔西跑、南来北往的旅途中,不时有善意温暖着李东海心间。

  2010年,北京的老战友捐赠给李东海200多斤书籍、杂志和报纸等。李东海舍不得办理托运或邮寄,便自己跑到超市买了一辆小推车,拉着200多斤资料便上了火车。

  火车乘务员看到小山一样的物品,便要求李东海办理托运。于是不舍得花钱的李东海把自己办博物馆的事讲述一番,乘务员被其打动,特意找了一个角落让李东海安置资料。“像这样的温暖,我在旅途中遇到过很多,也正是有这些人的帮助,才让我坚持到今天。”李东海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平县复兴博物馆的名声越来越大,盛名之下,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为传承红色文化添砖加瓦。

  2021年1月9日,一场规模不大但十分庄严的捐赠仪式在复兴博物馆进行。一张八仙桌、一张小床、一把太师椅……经过岁月的洗礼,几件木制品早已布满斑驳的痕迹。这些物品是抗日老干部刘宗宇家属捐赠的刘少奇、李先念在刘家办公时的居住用品。李东海专门找出来一个房间摆放这些物品,并尽可能地还原当年的情形。

  “刘少奇住在刘宗宇家,临走前执意给刘宗宇留下五元钱,并说‘党有纪律,再说你们也不容易啊’。”李东海一边轻轻擦拭长书案一边讲述着当年的故事,“‘一针一线’看似小事,实则关乎大节。通过党的故事,我想让更多人来感受、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它可以看到历史和未来。在复兴博物馆里,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一张褶皱且泛黄的纸质布告,那是1937年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对革命干部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的判决布告;

  一幅镌刻着特殊历史时刻的拓片,上面“受降亭”三个大字遒劲有力,那是漯河民众为铭记1945年9月侵华日军2971部队在漯河投降而刻的碑;

  一幅四平方米大小的中国地图,那是5600多枚毛主席像章和军功章摆放而成的,每一枚都有着时代的痕迹;

  ……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李东海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自有其收获。一位名为“陈垣孜”的大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参观完西平县复兴博物馆后,感触很深。历史如今真实地摆列在面前,感叹于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感动于先辈们艰苦卓绝、顽强奋斗、不怕牺牲的红色精神……我会以缅怀先烈、勿忘历史、顽强奋斗、不断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开启我的大学生活,并将把这种精神贯彻我的一生。”

  “哪怕有一人来参观了,也是值得的”

  “其实一开始我是不同意他建博物馆的,退休了养养花、种种草、享享清福多好,非要全国各地到处跑。再说建博物馆这样的大事那应该是国家、是政府的事,咱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提起李东海兴办博物馆的想法,爱人杨玉莲开始并不支持。

  “但是他爱好收藏,出身革命家庭又在部队接受多年教育,我和儿子的反对根本听不进去。他还反过来教育我们,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的一份子,党发挥作用是靠每一位党员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全党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办大事。如果每一位党员都想着依靠组织,那么就凝聚不成力量,形成不了战斗力。”杨玉莲笑着扭头瞅了一眼老伴说。

  见劝阻无效,杨玉莲只能默默支持,照顾好家中老人和孩子,然后为爱人的每一次外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眼看爱人博物馆的事业越来越红火,杨玉莲欣喜之余不免也有遗憾。作为西平县卫校曾经的妇产科主治医师,杨玉莲退休后就没见过自己的工资卡。

  “我的工资卡一直都是他拿着,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每个月发多少钱。除了日常的吃穿用度,他几乎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进博物馆建设和文物收藏上了。”杨玉莲略微停顿,白了一眼老伴,接着说道,“你可以到我们房间看看,很多家具还是我们结婚时购置的呢。床、衣柜、橱柜、小饭桌、面缸、案板甚至我们炒菜用的锅,都是几十年前的。”

  听到爱人的话语,李东海赶忙在一旁解释:“自己吃的、用的东西简单点,省下来的钱多收藏一件文物,那不是更有意义?”

  对自己苛刻,对群众却十分大方。自2009年对外开放起,复兴博物馆一直免费向公众开放。十三年来,博物馆已免费接待观众13万人次,而李东海也义务讲解了7000多场次。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位从张思德连走出来的战士的信仰。”李东海端坐在木制沙发上,眉头微皱回忆道,“‘做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张思德式警卫战士’是我们新兵入营的第一课;下连分到执勤点后,钱学森受邀给官兵们上课,讲道:‘你们是张思德的部队,就要以张思德为榜样,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在部队接受‘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离开部队更要践行这一信仰。”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现在复兴博物馆已成为豫南地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红”打卡地。

  “有一天,西平县文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复兴博物馆,一天来了2000多名学生。当天我安排了6名讲解员,一天下来,说得大家嗓子都冒烟了。”李东海说完,便端起茶杯喝了几大口。

  “即使只有一个人来参观,我也会好好地为他讲解一番。有一次下雨天,突然一人推门而入。原来是一位临时避雨的群众,看到博物馆的牌子便走了进来,想了解一下博物馆。听完我便带着他详细参观了一遍。”李东海说,“以史鉴今,传史育人。哪怕只有一人来参观了,就会多一人传承红色文化,也是值得的。”

  2020年,复兴博物馆被授予“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成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州大学、黄淮学院等十几所大学将这里列为“学生实践基地”,而李东海本人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全国平安卫士”。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看着屋内琳琅满目的文物,满头银发的李东海眼含笑意说,人们的幸福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享受,另一种是精神享受。“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如今,只要每天有人来参观,听我讲述红色文化,我就会觉得很幸福。”

版权声明: 该文章出处来源非本站,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文章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全国热线电话

020-84317499

关注德科装饰公众号

广州德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于博物馆设计,展馆展厅装修设计,欢迎来电咨询!

粤ICP备08126626号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